根據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審批程序的有關規定,我局擬同意該項目環境影響評價文件通過審批,為體現公開、公正的原則,強化公眾參與,現予公示5個工作日(自2024年5月20日至2024年5月24日),如有意見,請在公示期內來信或來電向我局反映。
聯系地址:郁南縣都城鎮江濱中路14號,郵編:527199
聯系電話:0766-7599686,傳真:0766-7339109
聽證告知: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許可法》,自公示之日起五個工作日內申請人,利害關系人可對以下擬作出的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文件批復決定提出聽證申請。
項目名稱 | 郁南縣平臺溫氏家禽有限公司古龍塘養殖小區配套有機肥生產改擴建項目 |
建設單位 | 郁南縣平臺溫氏家禽有限公司 |
建設地點 | 廣東省云浮市郁南縣平臺鎮平臺村民委員會雙村村和雙加村古龍塘 養殖小區南面 |
環評機構 | 恩平市保綠環境科技有限公司 |
項目概況 | 郁南縣平臺溫氏家禽有限公司投資1600萬元建設郁南縣平臺溫氏家禽有限公司古龍塘養殖小區配套有機肥生產改擴建項目(以下簡稱“本項目”),項目位于現有項目南面,中心位置坐標:E111°24′5.861″,N23°14′57.571″(坐標來源:91地圖助手),本項目新增租賃占地面積11.5畝(7666.7平方米),其中本項目占地4700平方米,建筑面積為4500平方米(包括輔料倉庫、拌料區、生物催化罐、二次陳化區堆場、破碎篩分區),其余2966.7平方米為養殖場綠化面積。改擴建后總占地面積為161.5畝,總建筑面積45580平方米,總投資6900萬元。改擴建后原雞糞生物催化罐存放間取消,雞糞生物催化罐搬至有機肥生產車間,主要利用現有項目產生的雞糞、病死雞無害化處理后的有機肥基料通過發酵、造粒加工生產有機肥,生產有機肥3萬噸/年,現有項目養殖規模不變。改擴建項目無新增勞動定員,在原有項目員工調配,全廠員工仍為30人;有機肥生產車間每天工作8小時,養殖場每天工作24小時,年工作天數365天,均在項目內食宿。 |
主要環境影響及預防或者減輕不良環境影響的對策和措施 | 1、廢氣 根據《報告表》分析,項目產生的大氣污染物主要為粉碎、過篩、拌料工序產生的粉塵廢氣;生產車間輸送帶物料輸送粉塵;拌料、生物發酵工序產生的臭氣濃度、氨氣、硫化氫。 根據《報告表》分析,本項目粉碎、過篩、拌料工序產生的粉塵廢氣經包圍型集氣罩收集后分別經設備配套的脈沖布袋除塵器處理后尾氣無組織排放,顆粒物無組織排放可達到廣東省地方標準《大氣污染物排放限值》(DB 44/27-2001)表2第二時段無組織排放限值要求,脈沖布袋除塵器收集粉塵作為原料回用;本項目生產車間輸送設施設置全封閉輸送帶通道,原料經全封閉皮帶通廊輸送至生產設施各工序,輸送過程粉塵產生量極少,且粉塵自然沉降,不會對外環境造成影響,粉塵量可忽略不計;拌料、生物發酵工序產生的臭氣濃度、氨氣和硫化氫在生物催化罐中經“真空發酵+光催化工藝”處理,僅在生物催化罐加工完成后出料時排出廢氣,處理后無組織排放的NH3和H2S可達到《惡臭污染物排放標準》(GB14554-93)表1惡臭污染物廠界標準值二級改擴建標準限值要求。 2、廢水 本項目不新增生活污水,抽真空用水箱媒介廢水經依托現有項目自建污水處理設施處理達到《農田灌溉水質標準》(GB5084-2021)旱作標準后,用于廠區綠化和林地的澆灌,不外排。 3、噪聲 根據《報告表》分析,項目生產過程中產生的噪聲主要為生產設備在運行時產生的機械噪聲,建設單位選擇低噪聲設備,并對生產設備做好隔聲、吸聲、減振等措施,廠界外噪聲值可達到《工業企業廠界環境噪聲排放標準》(GB12348-2008)2類聲環境功能區限值要求,不會對周圍的聲環境產生明顯的影響。 4、固體廢物 根據《報告表》分析,項目運營期間產生的固體廢物主要有:布袋除塵器收集的粉塵、廢布袋和廢UV光管。布袋除塵器收集的粉塵作為原料回用到有機肥生產中;廢布袋經收集后交由資源回收單位回收處理;生物催化罐內產生的廢UV光管收集后交由有資質單位回收處理。固體廢物通過采取有效的處置,不產生二次污染,對周圍環境影響較小。 5、地下水、土壤環境 根據《報告表》分析,項目建成后,廠內全面實施硬底化并做好防滲措施,不會通過地面漫流和垂直下滲途徑影響土壤和地下水環境。項目產生廢氣污染物為顆粒物和惡臭污染物,排放量較小,且不屬于持久性污染物,不會通過大氣沉降累積從而影響土壤環境質量;本項目產生的抽真空用水箱媒介廢水依托現有項目自建污水處理設施處理達標后用于廠區綠化和林地的澆灌,不外排;廢UV光管收集后委托有資質的危廢公司處理。因此本項目不存在地下水、土壤環境污染途徑,不會對區域地下水和土壤環境產生明顯不利影響。 6、根據《報告表》分析,本項目原料、“三廢”不涉及《建設項目環境風險評價技術導則》(HJ169-2018)中的風險物質,環境風險評價工作等級為簡單分析。項目應制定并落實有效的環境風險防范措施,建立健全環境事故應急體系,制定嚴格的規章制度,降低項目的環境風險。通過落實各項防范措施后,本項目生產過程的環境風險是可控的。 7、項目應按國家和省的有關規定定期開展環境監測。 |
公眾參與情況 | 我局已對本項目采取了受理公告網上公示供群眾了解項目的信息,公示期間并未收到反饋意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