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雨綿綿灑,瓜果緊緊摘。日前,在妙門六利山上的果林下,果農們正穿著雨衣,迎著秋雨,歡快地從樹上摘下一顆顆黃澄澄的百香果。“基地已于5天前在周邊進行了預售,多數反映基地的富硒百香果汁多味美酥甜。”基地負責人高興地告訴記者,“基地本周起正式開摘批量上市,目前基地每日供果兩千多斤,但仍供不應求,售價較于傳統百香果高出兩成。”
“妙門村被譽為‘郁南革命老區第一村’,是郁南縣革命老區,紅色根脈深厚,但經濟基礎卻相對薄弱。”駐妙門村第一書記說道,“三水區駐平臺鎮工作隊進鎮駐村后,在平臺鎮黨委、政府的統一領導下,致力于讓老區競爭突圍實現鄉村振興高質量發展,打造以‘妙門紅色教育基地+綠色產業基地’兩色并舉的妙門紅特色品牌。在上級和社會各界的支持下,完成了妙門紅色教育基地的全面施工和掛牌,通過連線省農科院進行院地合作,提供政策輔導、技術指導等,發動返鄉的本地創業能人鄉賢運用富硒改造技術,建設近200畝“妙門紅”富硒果示范基地,種植泰國紅寶石青柚、泰國暹羅三紅蜜柚、黃金百香果、無核黃皮等水果。截至8月底,迎來了第一批百香果的采摘上市。”
“目前全村約有30名村民在基地做合同工或零工,我們學會了富硒種植技術,果比以前賣得貴賣得好,已經有不少農戶看到后紛紛要在自家的門前屋后、自留地上試種富硒果”。妙門自然村村民莫叔表示。
“下一步,平臺鎮黨委、政府、妙門村委會和三水工作隊將繼續攜手共進,乘勢推廣富硒果種植,延長產業鏈條,以家庭農場等多種模式大力發展高效綠色農業,實現集體經濟收入翻兩番,讓妙門自然村收入達到8萬元以上,示范帶動全鎮走出一條綠色致富之路,實現郁南革命老區的復興,以實際行動響應上級黨委、政府‘百千萬高質量發展工程’部署”。平臺鎮黨委負責人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