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縣長譚樹才到蔡朝焜紀念中學指導新冠肺炎應急處置演練工作
為貫徹執行黨中央、國務院關于堅決打贏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擊戰的決策部署,認真落實省教育廳、縣委、縣政府及市、縣教育局的有關工作要求,全力做好返校開學期間的疫情防控和開學工作,確保學校師生員工的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2020年3月25日,在副縣長譚樹才及縣府辦有關領導的指導下,蔡朝焜紀念中學盧熾明校長帶領疫情防控工作小組、各年級主任、級長、班主任等,開展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應急演練。
疫情防控應急演練籌備會議
演練前,為確保應急演練有序規范開展,學校于3月24日下午召開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應急演練籌備會議。校長助理吳志云向所有參與人員說明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應急演練的目的和意義。要求全體人員在應急演練過程中能更清楚新冠肺炎疫情應急處理程序、熟練、規范掌握技術要求,提高應急組織協調處理能力,確保校園師生平安。全體與會人員積極討論疫情防控應急保障的工作細節,不斷完善開學后突發疫情應急預案,進一步細化應急方案流程,確保在做到應對“新冠肺炎”突發事件時迅速反應、鎮定應對、科學處理。
演練當天,25日上午9:40,副縣長譚樹才在縣府辦有關領導的陪同下來到學校指導疫情防控應急演練工作。各參演人員到達演練現場,演練場景逐個有序開展。
副縣長譚樹才檢查測溫設備
應急演練場景一:
疫情結束,學生分年級分批返校。外宿師生進入校門口紅外線測溫通道時,發現一名學生體溫異常,熱成像測溫儀發出警報。
值日行政發現體溫異常并伴有咳嗽癥狀學生,立即將該生轉移至校門口旁邊臨觀點。
值日行政通知校醫和班主任,校醫前來察看,并用水銀體溫針重新測體溫并詢問和做好記錄。詢問14天內學生及共同居住人員有無疫情重點地區旅居史、途徑史或與確診病例、疑似病例接觸史。
隨后班主任聯系家長,校醫通知定點醫院前來接診并按照醫療機構指引處理。
醫護人員將該學生轉送發熱門診定點醫院接受治療。
校醫通知消毒組工作人員對進校通道消毒和清潔。
一旦確診,校長立即上報居委會、教育局等相關部門。班主任做好該生后續身體情況追蹤及每日上報,直至康復。
場景一演練結束
應急演練場景二:
內宿師生從宿舍區回教學樓上課,其中一名教師通過體溫檢測門時,紅外檢測門發出報警,顯示該教師體溫異常。
值日教師將該發熱教師轉移至臨時觀察室,并通知校醫到觀察室
校醫用體溫針進行體溫檢測,經重復測溫后仍超過38.9°C,測溫后校醫對其進行流行病醫學了解及近期身體狀況確認。校醫核查該教師近期14天有無疫情重點地區旅居史、或與其他病人接觸史等,并做好相關記錄,確定有疫情重點地區旅居史、或與其他病人接觸史,立刻上報校長并作進一步跟進。
校醫通知定點醫院前來接診并按照醫療機構指引處理。
醫護人員將該教師轉送發熱門診定點醫院接受治療。
發熱教師被接走后按要求做好隔離室、測溫通道、級組辦公室進行消毒工作。
一旦確診,校長立即上報居委會、教育局等相關部門。學校做好該老師后續身體情況追蹤及每日上報,直至康復。
場景二演練結束
應急演練場景三:
上課過程中,科任教師發現一名學生有發熱、咳嗽情況。
九1班上課期間學生發熱、咳嗽情況主動報告給上課老師,教師先詢問情況,安排班長維持課堂紀律,然后將其帶到臨時觀察室。
教師將學生轉移至臨時觀察室后,通知校醫到觀察室。
校醫對該生用體溫針進行體溫檢測,經測溫38.9°C,測溫后校醫對該生進行流行病醫學了解及近期身體狀況確認,并致電120。校醫詢問該學生近期14天有無疫情重點地區旅居史、或與其他病人接觸史等,并做好相關記錄,確定有疫情重點地區旅居史、或與其他病人接觸史,立刻上報校長并作進一步跟進。
校醫通知定點醫院前來接診并按照醫療機構指引處理。
醫護人員將該學生轉送發熱門診定點醫院接受治療。
班主任到課室安撫其他學生及通知家長。
學生被接走后按要求做好班級課室、隔離室,測溫通道進行消毒工作。
一旦確診,校長立即上報居委會、教育局等相關部門。班主任做好該生后續身體情況追蹤及每日上報,直至康復。
場景三演練結束
演練結束后,參演人員再次對本次的疫情防控應急演練進行了認真梳理。針對演練中存在的問題及時做出整改,進一步完善了方案和流程,為順利開學做好充分準備。
此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應急演練,使我校疫情防控工作小組成員及各年級教師代表,對疫情防控的處置流程有了更直觀的認識。通過實際操作,有效檢驗了蔡朝焜紀念中學應對新冠肺炎疫情的處置能力,確保達到預案啟動迅速,指揮高效有序;部門協調配合,機制運行順通;處置科學準確,事件有效控制的目的。用實際行動為全校師生的安全和健康筑起防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