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水村,是郁南西江沿線風景綺麗的小村落。今年,被納入2024年擬選樹培育“百千萬工程”省定典型村。在推進典型村建設過程中,冷水村聚焦村莊規劃打造、產業導入培育、群眾參與建設等問題進行攻堅,探索“錨定一個目標、繪好一張藍圖、凝聚五股力量、聚焦四點發力”的“1154”工作法,穩步推進“百千萬工程”工作,煥發西江古村和美麗冷水新魅力。
錨定一個目標。“西江水畔古樹生,古韻漁美樹新風。”冷水村,與羅旁、沖口、大歷、地心村都是郁南西江沿線的村落,有串珠成鏈的優勢,可融入西江百里畫廊,活躍西江經濟帶。自“百千萬工程”工作開展以來,冷水村聚焦力爭考核優秀目標導向,聚力打造西江沿線最具風情“古漁村”、云浮西部休閑旅游“綠美村”和郁南北部鄉村振興“樣板村”,升級打造了村入口、小公園、小廣場、青云碼頭、青云巷、天際江景打卡點、古樹公園等節點,推動實現了村莊由點帶面進行全面提升。
繪好一張藍圖。冷水村從余氏始祖遷至該村生息繁衍已有兩百多年歷史,有保存完整的清代古建、激勵后人的狀元故事、見證時代變遷的古樸碼頭等珍貴的歷史文化資源。因此,冷水村聚焦村莊規劃打造問題,堅持規劃引領、千村千面、因地制宜三大原則,邀請珠海郁南商會會長陶宏以及“雙百”對口幫扶的廣東工業大學規劃設計、繪制藍圖,深挖“古井風韻、古建風雅、古人風華、古驛風光、古樹風景、古村風采”,圍繞“六古”文化,打造獨具古韻的冷水“典型村”。
凝聚五股力量。聚焦群眾參與建設問題,充分凝聚支部、社會、互助隊、志愿者、對口幫扶等五股力量,建立了一支由黨員、熱心村民、志愿者等組成的3支48人的“百千萬工程”互助工作隊,參與開展人居環境整治、鄉村綠化、“美麗庭院”創建等工作,種植苗木2000余株,打造“農村生態小版塊”24個,持續綠化美化環境。同時,通過佛山(樂平)對口幫扶工作隊、縣駐點聯系的公路事務中心等,為典型村建設籌集資金2.473萬元。
聚焦四點發力。圍繞村莊建設、產業發展問題,聚焦人居環境整治、產業規劃布局、村民增收致富、推進村民自治四點發力。一是持續開展人居環境整治。持續深入開展人居環境整治行動,清理亂堆亂放雜物143處、清理溝渠淤泥、漂浮物16處,拆除危(舊)房5間,建設柴草集中堆放點和禽畜圈養點67個。
二是做好產業規劃布局。主要圍繞漁業、南藥三叉苦種植加工、蠶桑業三方面進行導入培育。漁業方面,積極謀劃打造以西江漁業文化為主、品味美味河鮮、體驗西江之美的西江沿線最具風情“古漁村”,發揮冷水濱江優勢和傳統碼頭歷史,以“西江漁家”為品牌,著力打造以漁村旅游為主導的朝陽產業。南藥三叉苦種植加工方面,目前全村三叉苦種植面積200畝,涉及農戶26戶大戶,預計可創收30萬元。蠶桑業方面,近年通過鎮鄉村振興人才驛站指導提升種桑養蠶技術,全村現有桑園150畝,年飼養蠶種800多盆,產鮮繭15噸,蠶繭產值約40萬元。
三是助力村民增收致富。升級改造了漁業交易中心,實現了主產業漁業的穩定銷售渠道、穩定銷售價格、穩定漁民收入。同時,積極流轉農戶土地,進行初加工場擴容建設,依托榮順種養專業合作社南藥三叉苦加工廠優勢,以“合作社+村集體+企業+農戶”模式,帶動村民以資源入股模式和郁南縣榮順種養專業合作社合作經營,每年增加村集體經濟收入1.2萬元。
四是推進村民自治。以黨建引領“多網合一”和“干部夜訪”方式推進基層治理,融合“自治+法治+德治”三治合一黨建工作法,推動基層黨建與“百千萬工程”深度融合。同時,結合“四個萬家”普遍直接聯系群眾活動,著力解決群眾急難愁盼問題。今年以來,全村累計開展走訪入戶活動53次,就地就近聯系262戶1033名群眾,通過用心用情為民服務,搭起黨群合力“同心橋”,助力“百千萬工程”典型村建設跑出加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