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十八大以來,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科學指引下,我國立足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推動高質量發展,經濟總量由2012年的53.9萬億元上升到2021年的114.4萬億元,實現了年均6.6%的中高速增長,占世界經濟比重從11.3%上升到超過18%,人均國內生產總值從6300美元上升到超過1.2萬美元,我國經濟實力、科技實力、綜合國力躍上新臺階。
創新能力不斷提升
我國創新驅動發展成效明顯,科技實力正在從量的積累邁向質的飛躍,從點的突破邁向系統能力提升。創新投入大幅增長,全社會研發投入占國內生產總值比重(GDP)由1.91%提高到2.44%,接近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國家平均水平,全球創新指數排名由第34位上升至第12位。重大創新成果競相涌現,在中微子震蕩、鐵基超導、腦科學等前沿方向上取得一批重大原創成果,北斗導航全球組網,超導量子計算原型機“祖沖之號”成功問世,自主第三代核電機組“華龍一號”投入商業運行,高速鐵路列車初步建立起完整的自主技術體系。創新創業創造活力競相迸發,國際科技創新中心、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創新能級持續提升,北京、上海、粵港澳大灣區躋身全球科技創新集群前10位,首批國家實驗室掛牌組建,科技領軍企業發展壯大。新技術新業態新模式蓬勃發展,新一代信息技術、生物技術、高端裝備、綠色環保等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迅速,新型基礎設施建設加快,建成第五代移動通信(5G)基站超185.4萬個,占全球總數超過60%,“東數西算”工程有序推進,云計算、大數據、區塊鏈、人工智能等數字技術與傳統產業深度融合。
發展協調性明顯增強
我國持續優化經濟結構,扎實推進協調發展,經濟發展的整體性平衡性進一步提升。產業轉型升級步伐加快,全國糧食總產量連續7年保持在1.3萬億斤以上,工業化和信息化、先進制造業和現代服務業融合發展進程加速,制造業增加值穩居世界首位,服務業增加值占國內生產總值比重從2012年的45.5%提高到2021年的53.3%?,F代基礎設施網絡持續完善,鐵路營運總里程突破15萬公里,建成世界上最現代化的鐵路網和最發達的高鐵網。區域發展成就輝煌,京津冀協同發展、長江經濟帶發展、粵港澳大灣區建設、長三角一體化發展、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等區域重大戰略穩步實施,東部與中、西部人均地區生產總值比分別從2012年的1.69、1.87下降到2021年的1.53、1.68。鄉村振興戰略扎實推進,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之比由2.88∶1降低到2.5∶1,鄉村富民產業保持良好發展勢頭,農村自來水普及率達到84%,衛生廁所普及率超過70%。以人為核心的新型城鎮化深入推進,城市落戶限制有序放開放寬,常住人口城鎮化率從2012年的53.1%提高到2021年的64.7%。
美麗中國建設邁出重大步伐
我國深入貫徹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生態環境保護發生歷史性、轉折性、全局性變化。藍天、碧水、凈土保衛戰取得重大戰略成果,2021年全國地級及以上城市空氣質量優良天數比率達87.5%,全國地表水優良水質斷面比例達84.9%,全國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穩定在90%以上。碳達峰碳中和工作穩妥有序推進,積極參與和引導應對氣候變化國際合作,作出“力爭2030年前實現碳達峰、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的莊嚴承諾,制定出臺實現“雙碳”目標的頂層設計和行動方案,單位GDP消耗能源量累計下降26.2%,單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量累計下降約34%,風電、光伏發電等綠色電力裝機容量和新能源汽車產銷量均居世界第一,全社會節能環保意識顯著提高。生態系統質量和穩定性不斷提升,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護和系統治理統籌推進,三江源等國家公園正式設立,長江“十年禁漁”全面實施,河長制、湖長制和濕地保護制度逐步落實,全國森林覆蓋率超過23%,生物多樣性有序恢復。
全面開放新格局加快形成
我國堅定不移擴大對外開放,對外開放廣度和深度得到全面拓展。共建“一帶一路”取得豐碩成果,中歐班列累計開行超5萬列、通達歐洲24個國家。外商投資法、企業境外投資管理辦法出臺實施,外商投資準入前國民待遇加負面清單管理制度全面實行,利用外資規模穩定增長,2021年我國實際使用外資達到1.15萬億元人民幣,較2012年增長62.9%,非金融類對外直接投資從772億美元增至1136億美元。部署建設21個自貿試驗區和海南自由貿易港,貨物貿易第一大國地位持續增強,成為12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最大貿易伙伴,服務貿易十年間年均增速達6.3%,連續六年穩居全球第二。積極參與全球經濟治理,倡導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RCEP)生效實施,為世界和平與發展貢獻了中國智慧和中國力量。
人民獲得感顯著提高
我國著力補齊民生保障短板,持續增進民生福祉,人民安居樂業、社會安定有序的良好局面不斷鞏固發展。決戰脫貧攻堅取得決定性勝利,現行標準下9899萬農村貧困人口全部脫貧,區域性整體貧困得到解決,困擾中華民族幾千年的絕對貧困問題得到歷史性解決,創造了人類減貧史上的奇跡。人民生活水平持續提高,城鎮新增就業年均1300萬人以上,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超過3.5萬元,中等收入群體規模超過4億人?;竟卜站然讲粩嗵岣?,2021年九年義務教育鞏固率達到95.4%,比2012年提高了3.6個百分點,高等教育進入普及化階段。健康中國建設穩步推進,應對突發公共衛生事件能力大幅提高,多層次醫療服務體系更加健全。建成世界上最大的社會保障網,基本養老保險參保人數由7.9億增加到10.3億,基本醫療保險參保人數由5.4億增加到13.6億。